赵孟頫讲,“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柯久思的墨竹
中国画无论如何发展,核心不会变也不应该变。这种核心一是线造型,二是国画背后所蕴藏的道释哲学。
中国绘画强调的是线条造型,他与西方光影、色彩的艺术语言没有太大的关系,线条造型强调的是线的质量——即画云能飘、画水能流、画石能重。这些都是从书法线条中来的。
赵少俨墨竹作品
然而,学会以书入画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们有具体的定式,需要一个长期转化的过程。
所以,一幅好的墨竹作品,画家必须同时兼备优良的技法(线造型)与修养(国画背后的道释哲学)才能完成
赵少俨课堂示范
有前贤曾说:“不学古则如夜行无灯”,实际上,所谓“学古”,其实就是练习眼力,走过“懂”画的过程。
要判断历代画竹演变过程中竹子的好坏,没有捷径可走,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看多练。
赵少俨作品
“多看就是平时多看真迹,并适当结合看一些画论,学会读画;多练就是勤练书法,学习以书法用笔入画。多看多练,再辅以时间积累,自然能判断出画竹演变过程中的优劣高下。”
比如文同、吴镇、柯久思三位就各有其特点。
赵少俨作品
·文同技法的核心在于对“法度”的把握,可以有效夯实画竹的造型关系;
·吴镇技法的重点,是画竹自我风格化的表达;
吴镇的墨竹
·柯九思要学习其“墨法”的运用,掌握叶子浓淡相间的表现手法。
因此,读通了他们当时画竹的心境,能有助于我们在笔墨上更好地发挥和表现。
当然,除却上述三位大家,还有宋徽宗画竹的“白道”、高克恭的“朴实”、倪瓒的“潇散”、石涛的“野气”,郑板桥、金农的“式微”等等,赵老师都会在课中带你步步深入,直至打通理法的关键。
赵少俨作品
赵少俨作品
赵少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