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画家王斌先生的结缘,是2016年的春夏之交,我应邀去家乡太仓名人馆举办我的《禅悦墨缘》个展,到上海虹桥机场来接机的是名人馆高建刚先生。在路上,高先生才正式介绍开着车的王斌是太仓美协的副主席。由于家母是太仓 王家一族(太仓有两支王姓望族:王锡爵和王世贞),所以我就特别敏感地了解了一下,原来王斌先生也是王锡爵一支的,也就是说,是清代"四王"画派王时敏、王原祁的后裔。看来我们还有亲缘关系,谈话一下子就熟络起来了。
正巧,我的画展之前,就是王斌的画展;而我的画展期间,王斌的《一方水土》山水画展又在嘉定的陆俨少艺术院举行,我专程赶去在王斌夫妇的陪同下观赏,他的大幅山水、白描写生、速写等等都一一品读到了。
我看王斌的画作,似可归纳为"笃实锐进"的感受,当然,也因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感想。
笃实两个字,好像北方语系不太用,但我印象中,吴语系中倒常可听见。我觉得,在太仓人的性格中,既有温文尔雅、恭俭庄敬的一面;又有淳朴敦厚 ,赋质刚方的一面。而用"笃实"一词,似可"一言以蔽之"。
笃实一词,不止于评价性格,也往往可描述一个人做事的实在、沉蕴、坚守、厚道。
后来我接触了不少认识王斌的朋友和同道,发现大家和我的感觉,几乎一致!
读王斌的画以及新娄东画派诸家的画,首先引起我关注的是我家乡的画家们对清 四王的娄东画派这一段中国绘画史上引发极大争议的"公案"持什么看法?
清代娄东画派自明清以来,发祥于太仓,称雄我国画史近三百年。尽管晚清、民国以降直至解放后十几年间,或出于思想政治的需要、或出自艺术流派的纷争,许多激进的思想家,艺术家,都把"四王"作为保守势力的代表,大加挞伐。但有一点是谁也无法抹杀的:在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史和艺术史论坛上,褒褒贬贬,纷纷攘攘的评说中,都从正反两面证明了以这个画派作为参照物的标杆作用。
在中国美术史上,娄东画派是一个绕不开的重要时期,它们不但时间跨度长、在当时影响力大,而且,它是难得地以系统厘清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中国山水画学作为这个流派的风格特征。
"四王"的绘画在当代的中国虽然仍有争议,但有一点是可以说清楚的:他们并非如有些评家所说是完全的"泥古不化、因循守旧",他们的创新意识也不应该被故意忽视。王时敏主张作画要有自我风格,其画跋中曾题:"文章最忌随人后,自成一家始逼真"。王原祁主张:"好画当在不生不熟之间,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画征录》评他的画是:"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纸墨外。"此外,他们深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一种境界,是画家长期观照和体验的结果,更重视主观的抒情与表现。王原祁《麓台画跋》云:"晨光夕照,领略多年。近接禁地之清华,远眺高峰之爽秀,旷然会心,能不濡毫吮墨乎?有真山水可以见真笔墨,有真笔墨可以发真文章。"这是心裁造化的最好例证。
作为中国曾经是正统山水画的"娄东画派",不仅在自己的画风中体现出"平和中正"的处世哲学,而且通过其丹青笔墨,也可看到他们与人友善、博采众长的做人准则。(见正孝堂博客)
我细品王斌的许多画作,感受最深的是他对传统笔墨语言的笃实追求和对真山真水的"旷然会心"。
欣闻王斌多年来一直师从国画名家邢少兰先生,是当今娄东山水画坛的新秀。
邢少兰先生,多年前和家父诗酒相酬,过从甚密。我与邢先生相识也有三四十年了吧。他曾从师著名画家朱屺瞻先生,后又受业于著名画家宋文治先生门下,在这两位中国当代画坛上地位重要、"新娄东画派"的开拓者、修为直造圣域的先生指导下,邢少兰先生十分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又游历名山大川,从自然生活中捕捉灵感。宋文治先生为之题跋:"平淡天真,设色得古法,娄东后继有人也。"而朱屺老则以诗句相勉:"近水远山笔有神"! 现在,邢少兰先生是继朱屺瞻先生、宋文治先生(两位都是太仓人)之后被公认的当今新娄东画坛巨擘,为娄东画派的传承和发展不遗余力,贡献巨大。(黄潘琦语)
王斌跟从邢先生多年,不但学到了笃实、才情,而且整日浸润在传统文化、传统笔墨和时代气息中。读王斌的画,我一直在体味着清代娄东画派的强大气场,时被这种气息袭来-------结实的笔墨功力、"自成一家始逼真"的探索、心裁造化的悟性和书卷气一直是江南文人对诗、书、画、印的重要标准。
王斌在山水画求索的路上,积健而强的意识显然是十分强烈的,已经很有成就的王斌,又在2010年虔诚地去北京中国国家画院拜著名山水画家黄格胜先生为师。
有评论认为"黄格胜是位写生近乎疯狂的画家",他曾拜岭南画派传人黄独峰门下,很好地继承该画派重写生的传统。他用深厚的学养与大量的写生和巨制创作,奠定了"漓江画派"的艺术基石。
但不同画派的学理、风格表现及风貌特征跨度很大。因此王斌的学艺决定,让许多朋友为之一惊。
从王斌此后的大量写生和创作中,能够强烈地觉察到他画风的变化、丰富和提炼。
他跟随导师,足迹遍布南北东西,倒并不见得非要"搜尽奇峰",反而对山野人家、穷乡僻壤有着更多的关注。
看似平实无奇之中,依然透出画家的质朴和真诚。一种强烈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画面上层嶂叠翠、千仞落泉:沟壑塬坡皆能大块假其以文章、草树稼禾亦如阳春召其以烟景。一幅幅画作是那样地真切鲜活,有着画家对山川大地的由衷膜拜,对自然的深情厚谊和不分寒暑地持久的创作激情。
中国的山水画史中,可以了解,历来的山水画家大多注重追寻自我与自然的默契,努力去表现内心强烈的精神诉求。"我见青山自在,青山见我何如?"这种文化意识在将自然人格化的同时,亦赋予画家以深厚隽永的人文精神,人与青山都处在妩媚、自在的境界之中。
黄格胜先生为王斌写了"抱朴守真"四个字,王斌则将之奉为座右铭。
"朴"与"真"都是指自然规律之道的质朴状态、不萦于物欲,不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干扰的思想。朴是老子对质美的最高评价。朴中现真、朴中体道,要求学者持守质朴无华的本真。对于"质素"的美学观,显然是被中国的艺术界普遍肯定的。在充斥市场的矫揉造作的作品对比之下,不是更显出"抱朴守真"的可贵吗?
王斌在经历云游访学,刻苦多年的修道委积之后,我估计他应该在内心会沉寂一段时间,正如《淮南子》云:"已雕已琢,还反于朴"。
因为王斌是新娄东画派的中坚力量,他的许多个展也是以"一方水土"命名的,他和我家乡的其他许多画家一起,继朱𡵆瞻先生、宋文治先生之后,和宋玉麟先生、邢少兰先生、蔡萌萌先生等等大家一道,还负有对新娄东画派学理建树和以笔墨为中心之中国山水画深厚传统革故鼎新的责任。读王斌的山水画,让人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之时,不得不驻足沉思:在现代多元文化发展的格局中,中国当代水墨山水画,怎样去把握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结构和发展逻辑;如何借鉴外来文化(包括各种不同画派)的艺术价值,从而促使地域文化的继续积累、促使现今中国山水画的艺术实践有个性的生发、转换和拓展。
笃实锐进,更上层楼之时,我们发现,原来千里之行,尚在足下。祝愿王斌在大量的写生积累和技法探索之后,将更有意境上的突破与理论上的总结。抱朴而长吟,守真以追远。
(作者系: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资深设计师,中国建筑装饰学会特殊贡献奖得主、著名学者)